幻境之地孙亮

小编 947

引言

童稚登基,权臣当道

孙亮,字子明,生于243年,是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。由于其母潘皇后深受宠爱,孙亮在孙权晚年时被立为太子。在252年孙权去世后,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,政权实际上落入了权臣之手。

孙亮即位初期,由太子太傅诸葛恪、太常滕胤、侍中武卫将军孙峻等人辅政。诸葛恪在孙亮继位后便出兵北伐,进击曹魏,一度取得了一些战果。诸葛恪逐渐独断专权,失去民心,最终被孙峻所杀。此后,孙綝接替孙峻,成为新的权臣,孙亮在位期间,政权实际上被孙綝把持。

政变频频,民生凋敝

孙亮在位期间,政变频频,孙綝和孙峻等人专权跋扈,嗜好杀戮,导致朝政混乱,民生凋敝。群臣宗亲对二孙的统治多有不满,试图反抗,但政变频频,始终无果。其中,重臣朱异、吕据、滕胤等都被二孙杀害。

在孙亮的统治下,百姓生活十分恶劣。最初,诸葛恪广施德政,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,免掉拖欠的赋税,取消关税,民众无不高兴。诸葛恪逐渐独断专权,失去民心。二孙常常用重刑统治天下,百姓忧愁恐惧。五凤二年(255年)发生大旱,也不见有相关惠民措施,人民饥饿,军士怨声载道。

亲政受阻,帝位被废

孙亮十五岁的时候开始亲政,孙綝一度因为恐惧避其锋芒。孙亮有意除掉孙綝,但因为外戚谋事不慎,内无良辅,最后竟先被孙綝下先手废掉了。孙亮在位六年,最终被孙綝废为会稽王。

永安三年(260年),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,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(一说被毒杀),终年18岁。西晋太康年间,原先任职吴国的官员戴显将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。

孙亮之死,谜团重重

关于孙亮的死,史书记载存在争议。三国志记载孙亮是自杀,护送者伏罪;吴录称有人说是被孙休派人毒死的。建康实录作孙亮死于永安二年(259年),享年十六岁。

孙亮的死,成为了历史上一道谜团。这位年轻的皇帝,在短暂的一生中,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,最终以一种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孙亮的一生,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他从一个十岁的太子,到被权臣废黜,再到最终自杀,这一系列的经历,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常。在这个幻境之地,我们探寻了孙亮的一生,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。虽然孙亮的一生充满了悲剧,但他的故事却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。